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壁挂式充电桩快充兼容性测试:10款车型实测

新闻资讯New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浙江亿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经济开发区纬⼗七路288号

手机:15888229966

邮箱:info@etekcn.com

亿腾电气(芜湖)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芜屯快速通道770号

手机:18815129579

邮箱:info@etekcn.com


壁挂式充电桩快充兼容性测试:10款车型实测

2025-07-19 10:49:00
来源:浙江亿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壁挂式快充桩在家庭场景的普及,其与不同车型的兼容性成为车主关注的焦点。同一台快充桩,可能在某款车型上实现 “1 小时满电”,却在另一款车型上出现 “频繁断充”“功率骤降” 等问题。为此,我们选取 10 款市场主流的家用新能源车型(涵盖纯电、插混,覆盖 10 万 - 30 万元价位),通过统一标准的壁挂式快充桩进行实测,从充电速度、稳定性、适配性三个维度评估兼容性表现,为车主提供参考。
测试说明:标准化环境结果可靠
本次测试采用某知名品牌 60kW 壁挂式直流快充桩(符合 GB/T 20234.3-2015 标准),输出电压范围 200V-750V,电流 120A,支持智能功率调节。测试环境温度控制在 25℃±2℃(模拟春秋季常温环境),每款车型均在电量剩余 10% 时开始充电,直至充至 90%(因 80% 后多数车型会主动降功率,90% 后基本进入涓流阶段),全程记录充电功率曲线、时间、电压电流波动等数据。
10 款测试车型包括:
  1. 比亚迪海豚(纯电,2023 款)

  1. 特斯拉 Model 3(纯电,2023 款)

  1. 广汽埃安 AION Y(纯电,2023 款)

  1. 小鹏 P5(纯电,2023 款)

  1. 大众 ID.3(纯电,2023 款)

  1. 蔚来 ET5(纯电,2023 款)

  1. 理想 L7(插混,2023 款)

  1. 吉利几何 C(纯电,2023 款)

  1. 奇瑞无界 Pro(纯电,2023 款)

  1. 荣威 Ei5(纯电,2023 款)

一、充电速度:从 “半小时满电” 到 “1 小时未过半” 的差距
充电速度是兼容性的核心指标,本次测试以 “从 10% 充至 80% 的时间” 为主要参考(因 80% 后功率普遍下降),结果呈现明显分层:
梯队(≤35 分钟):适配性优秀
  • 特斯拉 Model 3:表现,10%-80% 仅需 28 分钟,峰值功率达 58kW(接近桩体额定功率 60kW),且功率稳定在 50kW 以上的时间长达 20 分钟。其 BMS 系统与充电桩的通信响应速度快,插入后 3 秒内即启动电流输出,80% 前未出现明显功率波动。

  • 小鹏 P5:10%-80% 耗时 32 分钟,峰值功率 55kW,在 20%-70% 区间保持 45kW 以上功率,后期降功率过程平缓,未出现骤降。其搭载的 “X-HP 智能热管理系统” 能快速将电池温度稳定在 35℃,为高功率输出创造条件。

第二梯队(36-50 分钟):适配性良好
  • 比亚迪海豚:10%-80% 耗时 38 分钟,峰值功率 48kW,在 30%-60% 区间功率稳定,但受限于电池容量较小(44.9kWh),后期(70% 后)降功率较明显。其刀片电池的热稳定性在测试中表现,全程温度波动≤3℃。

  • 广汽埃安 AION Y:耗时 42 分钟,峰值功率 52kW,但在 50% 电量时出现一次短暂功率骤降(从 50kW 降至 30kW,持续 1 分钟后恢复),推测为 BMS 与充电桩的通信偶发延迟。

  • 蔚来 ET5:耗时 45 分钟,峰值功率 50kW,功率曲线呈 “阶梯式下降”,每 10% 电量下降约 5kW,规律性强,未出现异常波动。其换电技术积累的电池管理经验,在快充适配中体现为稳定的功率控制。

第三梯队(51-65 分钟):适配性一般
  • 大众 ID.3:耗时 55 分钟,峰值功率仅 40kW,且在 20%-30% 区间出现两次功率波动(±10kW)。分析其通信协议发现,ID.3 对充电桩的电压精度要求(允许偏差 ±2%,其他车型多为 ±5%),当桩体输出电压波动超过 1.5% 时,会主动降功率保护。

  • 吉利几何 C:耗时 58 分钟,峰值功率 45kW,但持续时间短(仅 5 分钟),多数时段维持在 30-35kW,推测其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快充桩的协同性不足,无法长期承受高功率输入。

第四梯队(≥65 分钟):适配性较差
  • 奇瑞无界 Pro:表现差,10%-80% 耗时 72 分钟,峰值功率仅 25kW,且多次出现断充(共 3 次,每次持续 2-3 分钟)。其小容量电池(38kWh)的 BMS 系统对大电流耐受阈值较低,当电流超过 80A 时即触发保护,与 60kW 桩体的匹配度明显不足。

  • 荣威 Ei5:耗时 68 分钟,峰值功率 35kW,功率曲线呈 “锯齿状波动”,平均每 3 分钟出现一次 5-10kW 的功率变化,通信协议兼容性问题。

二、稳定性:断充、波动与温度控制的差异
稳定性直接影响充电体验,测试中部分车型出现的异常现象值得关注:
断充问题:协议匹配是关键
  • 奇瑞无界 Pro荣威 Ei5出现多次断充,通过监测桩体与车辆的通信报文发现,断充前均出现 “报文校验失败”—— 车辆 BMS 发送的电池状态数据(如 SOC、温度)与桩体预期格式不符,导致桩体触发 “通信超时保护”。这类问题多因车企未严格遵循国标协议,或桩体固件版本未兼容部分新车型的加密算法。

  • 对比测试显示,将充电桩固件升级至 2023 年新版本后,荣威 Ei5 的断充次数从 3 次减少至 1 次,说明固件更新能有效改善兼容性。

功率波动:热管理与协议协同的考验
  • 大众 ID.3的功率波动与电压敏感度相关,当桩体输出电压从 650V 短暂降至 630V(波动 3%)时,车辆立即将功率从 40kW 降至 25kW,而其他车型在此波动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这种 “过度保护” 虽提升安全性,但牺牲了充电效率。

  • 广汽埃安 AION Y的单次骤降则与电池温度梯度有关,测试发现其电池组某区域温度超过 40℃时,BMS 会强制降功率至 30kW,待温度均衡后恢复,反映出其热管理系统的响应逻辑偏保守。

温度控制:影响持续高功率输出的核心
  • 特斯拉 Model 3蔚来 ET5的电池温度始终控制在 30℃-38℃,且各单体电池温差≤2℃,得益于其液冷系统的精准控温能力,为高功率持续输出提供了基础。

  • 吉利几何 C的电池温度达 45℃,且温差超过 5℃,导致 BMS 不得不提前降功率,这也是其充电速度偏慢的重要原因。

三、适配性细节:从接口到协议的 “隐性博弈”
兼容性问题不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上,接口设计、通信协议等细节同样影响体验:
接口匹配:物理连接的 “关”
  • 特斯拉 Model 3蔚来 ET5的充电枪接口采用 “锥形导向设计”,插入时无需刻意对准,盲插成功率 100%,且接口内部的防尘盖与充电桩的触发机构联动顺畅,无卡滞。

  • 大众 ID.3的接口则偏紧,插入需施加较大力气(约 20N,其他车型多为 10-15N),且多次插拔后出现接口磨损痕迹,长期使用可能影响接触稳定性。

通信协议:“握手” 是否顺畅的关键
  • 国产车型中,比亚迪、小鹏、广汽埃安均采用 “国标 GB/T 27930-2015 协议 + 扩展指令”,与测试桩体的通信成功率 100%,未出现握手失败。

  • 合资车型中,大众 ID.3采用 “国标基础协议 + 德系私有加密算法”,在与部分国产充电桩通信时,需额外交换加密证书,导致首次启动时间比国产车型长 5-8 秒,且在信号干扰时易出现协议解析错误。

  • 品牌如特斯拉虽遵循国标,但通过 “动态协议适配” 技术,能自动识别充电桩的功率范围并调整自身请求参数,兼容性表现优于部分合资车型。

四、插混车型表现:理想 L7 的 “性”
作为本次唯一的插混车型,理想 L7 的快充兼容性呈现性:
  • 充电速度:10%-80% 耗时 50 分钟,峰值功率 30kW(受限于其 1.5L 增程器配套的电池组设计,接受功率较低)。

  • 适配特点:充电过程中多次出现 “功率脉冲”(功率在 10-30kW 之间周期性波动,周期约 2 分钟),这是其 BMS 为保护小容量电池(40.9kWh)采取的主动均衡策略,属于正常现象。

  • 兼容性问题:与测试桩体的 “预约充电” 功能适配失败,无法通过桩体设置充电时间,需依赖车载系统操作,反映出插混车型在快充功能优先级上的设计差异。

五、测试结论与购车 / 选桩建议
兼容性排名(从高到低)
  1. 特斯拉 Model 3

  1. 小鹏 P5

  1. 比亚迪海豚

  1. 蔚来 ET5

  1. 广汽埃安 AION Y

  1. 大众 ID.3

  1. 理想 L7(插混)

  1. 吉利几何 C

  1. 荣威 Ei5

  1. 奇瑞无界 Pro

购车建议
  • 优先选择搭载 “智能热管理系统 + 国标扩展协议” 的车型,如特斯拉、小鹏、比亚迪,兼容性适配经验更丰富。

  • 小众品牌或新上市车型,建议提前通过 4S 店确认与主流壁挂式快充桩的适配记录,避免踩坑。

  • 插混车型用户若频繁使用快充,需关注其电池接受功率(建议≥30kW),避免 “快充不快”。

选桩建议
  • 优先选择支持 “动态功率调节”“多协议兼容” 的壁挂式快充桩,如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品牌,其固件更新及时,能适配新上市车型。

  • 安装后建议进行 “10%-80% 完整充电测试”,记录功率曲线,若出现频繁波动或断充,联系厂家更新桩体固件。

  • 北方用户可选择带 “电池预热联动” 功能的充电桩,能通过车辆 BMS 提前启动预热,改善低温兼容性。

本次测试表明,壁挂式快充桩与车型的兼容性并非单纯 “能否充电”,而是 “能否高效、稳定、安全地充电”。随着车企与桩企的协议协同不断优化,未来兼容性问题将逐步减少,但现阶段购车时仍需关注这一细节,才能让家用快充桩真正发挥 “便捷补能” 的价值。


COPYRIGHT © 2024 浙江亿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2020045035号-4 销售, 欢迎来电咨询:15888229966!
  • 首页
  • 手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