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参数:充电功率(精确到 0.1kW)、已充电量(kWh)、当前电压 / 电流(实时波动曲线)、预计完成时间(精确到分钟),这些数据每 3 秒刷新一次,延迟不超过 5 秒。例如特斯拉 Model 3 在壁挂桩上快充时,用户在办公室就能看到功率从 58kW 缓慢下降的过程,预判结束时间以安排出行。
车辆状态:通过车桩互联,APP 可同步显示车辆 SOC(电量百分比)、电池温度(区分单体 / 低温)、充电枪连接状态(“已锁定” 或 “待拔枪”)。某用户反馈,一次外出时通过 APP 发现 “电池温度达 48℃”,立即远程启动车辆散热系统,避免高温影响充电效率。
桩体信息:充电桩运行温度、网络信号强度(4G/WiFi 图标)、当前计费模式(如 “谷电时段优惠”)、固件版本号,让用户掌握设备健康状态。若显示 “固件需更新”,点击即可触发远程升级,无需专业人员到场。
单条记录:包含充电开始 / 结束时间、总时长、总电量、电费金额(区分峰 / 谷 / 平段费用)、平均功率,甚至关联当次充电后的行驶里程(需车辆支持)。用户可通过筛选功能(按日期、费用、电量)快速找到特定记录,方便家庭用电核算。
统计分析:月度 / 年度充电报告自动生成,包含 “总充电量”“谷电占比”“平均充电效率” 等指标,并与同车型用户对比,给出优化建议。例如报告提示 “您的谷电使用率 65%,超过 80% 的用户,可再节省 12% 电费”,引导用户调整充电习惯。
数据导出:支持将记录导出为 Excel 表格,方便用于网约车司机的成本核算,或家庭能源管理分析。某滴滴车主表示,通过 APP 导出的充电记录,每月可精准申报 300-500 元的电费补贴。
基础设置:用户可设定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重复周期”(工作日 / 周末 / 每天),APP 会结合当地电价政策自动计算优方案。例如上海用户设置 “每周一至五 0:30 启动,充至 80% 停止”,系统会避开 0:00-0:30 的用电高峰,利用电价低的时段完成充电。
智能修正:若设定时间到达时车辆未连接,APP 会推送 “未检测到车辆,是否延后 1 小时启动”;若充电过程中检测到电网电压波动(如超过 242V),会自动暂停并在电压恢复后继续,避免损坏设备。某用户反馈,一次台风天气中,APP 通过电压监测自动暂停充电 3 次,成功保护了充电桩和车辆。
电量目标:支持 “按电量百分比停止”(如充至 90%)或 “按里程停止”(如充至续航 400km),系统会根据车辆能耗模型反向计算所需时间,精准达标。对于次日有长途出行的用户,此功能比 “充满为止” 更实用。
车到家联动:通过车辆 GPS 定位,当检测到车辆进入小区 500 米范围时,APP 自动向充电桩发送 “预热指令”,启动桩体自检并调整至工作温度;车辆停稳后,用户插枪即充,无需等待系统启动,响应速度提升 50%。
光伏互补:安装家用光伏板的用户,APP 可接入太阳能逆变器数据,当光伏发电量超过家庭用电需求(如正午时段),自动切换为 “光伏优先充电”,优先使用清洁能源。某别墅用户数据显示,夏季晴天时,光伏充电占比可达 30%,每度电成本降至 0.1 元。
语音控制:支持与 Alexa、天猫精灵等语音助手联动,说出 “开始给特斯拉充电”“查看充电桩状态” 即可触发操作,适合双手忙碌时(如做饭、抱孩子)使用。语音指令识别准确率达 98%,方言版本(如粤语、四川话)也在逐步覆盖。
一级警报(立即处理):漏电(剩余电流>30mA)、桩体温度>60℃、充电枪异常拔插(未解锁时强行拔枪),警报以 “手机弹窗 + 短信 + 电话” 三重方式推送,同时自动切断充电。某用户曾收到 “漏电警报”,检查发现充电枪接口进水,及时避免了短路风险。
二级警报(关注处理):网络中断超过 10 分钟、电池单体温差>5℃、电压波动持续超标,APP 会推送弹窗提醒,建议用户检查但不自动停充。例如冬季北方用户常收到 “电池温差过大” 警报,此时可远程启动车辆预热系统均衡温度。
三级提醒(日常注意):充电桩固件需更新、滤网灰尘过多、充电枪未归位,以 “消息中心” 通知形式呈现,不干扰用户日常使用。
紧急断电:任何界面都设有 “红色紧急按钮”,点击后 3 秒内切断充电桩输出,响应速度快于现场操作(需走到桩体按按钮)。某案例中,用户通过监控发现孩子在充电桩附近玩耍,立即远程断电防止误触。
故障自诊断:警报触发后,系统自动执行 28 项自检(如检测通信模块、继电器状态),生成 “故障代码 + 排查路径”。例如显示 “E017” 时,APP 会提示 “请检查充电枪锁止机构”,用户按步骤操作即可解决 80% 的常见问题。
定位共享:报修时 APP 会自动共享充电桩安装地址(经用户授权),并同步设备编号、购买时间等信息,售后人员到场前即可预判故障类型,携带对应配件,维修效率提升 60%。
主管理员:拥有全部权限,可添加 / 删除用户、修改支付方式、查看记录。适合家庭主人掌握核心控制权。
家庭成员:可启动 / 停止充电、查看自己的充电记录,但无法修改定时设置或删除设备。例如妻子使用时,无需每次询问密码即可操作。
临时访客:通过主管理员生成 “单次授权码”(有效期 1-24 小时),输入后可充电但无法查看任何数据。适合朋友借车临时使用。
维修人员:由厂家发放临时权限,可进行固件升级、参数调试,但操作记录实时同步给主管理员,避免擅自修改设置。
优先顺序:设置车辆优先级(如 “先生的车>太太的车”),当两辆车同时等待充电时,系统按顺序分配电力,避免电流过载。
电量共享:若充电桩功率有限(如 60kW),可设置 “两车分时充电”(如 A 车 19:00-22:00,B 车 22:00 - 次日 1:00),系统自动切换并平衡电量。
数据隔离:每辆车的充电记录独立存储,主管理员可查看全部,家庭成员仅能看到自己车辆的数据,保护隐私。
传输层:采用 TLS 1.3 协议加密数据,密钥每 10 分钟动态更新,破解难度相当于 “暴力破解银行卡密码”。
应用层:指令(如 “启动充电”)需包含设备唯一标识(SN 码)+ 时间戳 + 用户 Token,三者匹配才能执行,防止 “重放攻击”(截获旧指令重复发送)。
硬件层:充电桩内置的安全芯片(SE)存储加密证书,与云端形成 “双向认证”,杜绝仿冒 APP 操控设备。
国标基础协议:支持 GB/T 27930-2015 等国家标准,与 95% 以上的国产车型通信。
私有协议适配:针对特斯拉、大众等采用私有加密协议的品牌,APP 内置 “协议翻译模块”,将国标指令转换为车企认可的格式。例如大众 ID.3 的 “加密证书交换” 流程,APP 会自动完成而无需用户干预。
OTA 动态更新:每月通过固件升级新增 2-3 款车型适配,解决 “新上市车型无法控制” 的问题。某用户购买 2024 款新车型后,APP 提示 “正在下载适配插件”,10 分钟后即可正常使用功能。
界面简化:提供 “长辈模式”,字体放大至 20pt,隐藏复杂参数,仅保留 “开始充电”“停止充电”“查看进度” 三个核心功能。
语音交互:支持 “方言语音控制”(如四川话 “给我的车充到 80%”),识别准确率达 92%,操作比触屏更简单。
子女代管理:支持 “远程协助”,子女可通过自己的 APP 查看父母充电桩状态,并帮助设置定时充电,无需反复电话指导。
缓存指令:网络中断前设置的定时充电计划会存储在充电桩本地芯片,到点自动执行。
蓝牙直连:近距离(10 米内)时,APP 可通过蓝牙与充电桩通信,完成启动 / 停止充电等操作,适合地下车库等信号盲区。
数据补传:网络恢复后,离线期间的充电记录会自动同步至云端,数据不丢失。